昨晚用TBS台湾翠湖的的PO4(磷酸盐)测试剂检测了目前草缸里的PO4含量。为尽量保证准确,按照包装上的使用说明,完全规范的进行了2次测试。结果一致,我缸里的PO4含量在1~1.5ppm之间。
根据前人的经验,这个浓度的PO4虽然不至于对水草、鱼和虾等产生危害。但是会有诱发藻类的嫌疑。而这正是我此次测试的目的所在,因为从玩草以来学习到的知识来看,目前缸里绿斑藻和黑毛藻暴发的诱因很可能是NO3、PO4超标所致。NO3一直在经常测试,由于建缸已经很长时间了,过滤和硝化细菌系统都很成熟,所以NO3的浓度一直都是约等于0的。
也就是说,绿斑藻和黑毛藻的诱因,如果排除大家常说的:1、草类入缸消毒不彻底携带有孢子、2、光照和CO2及水中微量元素失衡,这两个原因的话,应该就是PO4超标所致。
当然了,要彻底排除前两种原因并不现实,因为从建缸开始,并不是每次入水草和生物都能够做到彻底消毒的,因此很有可能那个时候就有孢子带入缸中了。而且,也不可能确保光照、CO2、微量元素三者的平衡,因此就会有诱使孢子萌发的可能性。现在测试PO4只是希望通过尽可能降低PO4浓度,来减缓藻类的蔓延趋势,然后再想法子去除,并避免日后再暴发。
既然PO4的测试结果已经到了完全足以诱发藻类孢子的程度,那就要想法子去除或者降低PO4浓度了。找到几种不同的方法。
有用吸磷石直接放入缸中,利用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吸收磷的,不过这种石头说实话很难保证其成色和效率。而且还有改变水体本身性状的危险性。
也有用化学药物直接除磷的,虽然这种产品也有专门研发用于家庭水族箱的,但毕竟是化学反应,还是那句话,是药三分毒,不到万不得已不想用药,生物制剂都要认真考虑,更何况是化学药物。
目前看来,最安全有效的,可能就是一种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附滤材了。这种滤材是利用其结构和附着的微生物来达到吸附硝酸盐、磷酸盐效果的。虽然这种方式的效率会因滤材的失效而减弱最终需要更换新的吸附滤材(大多数相关产品标称的有效期都是1~2个月)。但毕竟是生物和物理方式,相对于水环境和生物来说,安全的多。
其实,根本上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密植水草,尤其是浮萍和速生类水草。但是碍于目前我的草缸改变造景方向,为了减少底床动作和植株修剪释放到水中更多的无知,加上目前的重点在观赏虾上面。所以这种方法不太适用于我目前的情况。如果是以前以草为主的那种状态,密植速生水草并且经常修剪自然是最好的也是最环保的方法了。唉……
这会儿又想起了昨晚看到Tom Barr的无CO2、低光照、不暴躁的水草缸一文。回头如果开新缸玩水晶虾的话,水草也是少不了的,但是可以先照他的思路测试一段时间看看。
另外,朋友送的浮萍(圆心萍)可能这周就到了,养上一段时间也能看看浮萍这种根系全部直接暴露在水中的植物对NO3和PO4的吸收作用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