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年玩水草的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总结一些东西,方便自己也方便路过看到的好友。其中资料来源于TBS翠湖水草网凡是养水草的都应该去认真学习学习。
光照部分:光照是水草育成的首要条件 没有光合作用 绝对不可能育成水草
水草的光合作用——水草摄取光能,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醣类的反应过程。光源是启动光合作用的媒体,而二氧化碳和水才是最终参与光合作用的。
光照时间——每24小时的光照时间为8-10小时最佳,过短影响生长、过长也一样会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原因是长时间光合作用会积累过多的醣类,呼吸作用无法及时消耗,致使水草内醣类过多,会影响光合反应。光照时间也要相对固定,最好是安装一个电源时序器(也叫时控开关,我用的是德力西的,很好用。)就不必每天操心开灯关灯的时间了,它会根据你设定的时间自动通电断电的。
光度——灯具的发光效率越高,其单位功率产生的光量越多,我们就说其光度越大。以荧光灯管为例,虽为同一种灯具,但 40W的灯管较30W的光度要强。
光质——太阳光谱中的可见光是一种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人造灯具产生的复色光因组成其的单色光强度不同,而形成不同品质的可见光,即为光质。对于水草而言,简单的说红光和蓝光最适合光合作用。
色温与演色性——色温与演色性只是视觉上感受的到照明效果,与光合作用无关,只是造景照明需要而已。色温越高光色越亮,色温越高的灯具一般绿光强度越高,在水草培育过程中色温越高的灯具可能对水草越不利;演色性则是指在人工照明下反应出物体的视觉颜色接近其实际颜色的程度,最高为100,即100%反应物体的实际颜色,人工照明实现100演色性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一组草缸灯具中配备一根效果灯即可,不宜多配。色温3000K以下灯光偏黄,看上去温暖;色温5000K左右灯光偏蓝,有清冷的感觉。而植物灯的色温一般都在1000K左右。
灯具种类——不限种类,任何发光体皆可。只要其光质适合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的需求就可以。日光灯、荧光灯、水银灯、金属卤素灯等等均可,某些灯具会表明其光谱也就是光质,有些则不会,选择时要慎重。光质合适的前提下,光度也好合适,过低过高都会降低光合作的效率。
水草的叶绿素——水草的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光合作用中,叶绿素a直接参与光合反应,其对光线的吸收高峰分别位于光谱的蓝光430nm处和红光的660nm处;叶绿素b负责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起辅助光合反应的作用,有助于叶绿素a吸收更宽的光谱范围,叶绿素b的光线吸收高峰分别位于蓝光435nm和红光643nm。选择光质最接近叶绿素a需求的光源,将对于水草育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邓的光谱通常仿照叶绿素a的光谱制造,理论上最适合。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恰好相等的光度。光合作用产生醣类,而呼吸作用则消耗醣类。一般来说,光度越高于光补偿点,越有助于水草的生长。不同的水草其光补偿点也同。
水体的计算——水体的长宽高(厘米)乘积/1000=x公升水,注意计算水的深度时要减去底砂部分,不能从缸底开始计算。
水草缸所需光度的一般计算方法——以荧光灯管为例,一般为每公升水0.5~1.0W光度。水深小于30cm的按照 0.5~0.6计算;30~40cm的按照0.7~0.8计算;40~50cm的按照0.9~1.0计算。水深大于50cm则不适宜使用荧光灯管因采用投射光源。绿色水草采用低标计算、红色水草采用高标计算。例如:我的草缸水体(仅水体尺寸不含底砂和玻璃厚度)118cm*48cm*38cm/1000≈215L。水深38cm,绿色水草为主,按照每公升0.7W光度计算,比较适合的光度为150W。
学习和研究很重要,但这些都是理论,并不是有理论就万事大吉了,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水草和草缸环境,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和经验。
在此,感谢那些为水草养殖贡献了智慧和实践经验的人们……